“爾濱”書香地圖
位于哈爾濱市道里區(qū)愛建路上的東省鐵路哈爾濱總工廠舊址。新華社記者 張玥攝
你試過走進書中的世界嗎?行路,也是一種閱讀。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,記者“繪制”了一份“爾濱”的書香地圖,一起探尋文人筆下的哈爾濱。
1920年,革命先驅(qū)瞿秋白曾在哈爾濱留下“紅色足跡”。他在《餓鄉(xiāng)紀程》中記敘了在哈爾濱短暫停留時的過往。
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(qū)愛建路上,紅磚結(jié)構(gòu)的廠房、煙囪、水塔等建筑保存完好,被現(xiàn)代建筑群環(huán)抱。墻上黑色的“保護建筑”的牌子提醒著人們這里百年的過往。這些1907年建成的俄羅斯風格建筑,正是東省鐵路哈爾濱總工廠舊址。
廠房側(cè)面有一座花崗巖巨型臥碑,碑文標題為“哈爾濱早期工人革命斗爭紀念地 哈爾濱車輛廠舊址”。臥碑上記錄了哈爾濱工人運動的興起——這里的工人第一次紀念“五一”國際勞動節(jié),第一次傳唱《國際歌》……
哈爾濱這座城市見證著歷史,也被寫入了歷史。
“哈爾濱的每一座古建筑都是歷史留給城市的璀璨明珠,想要感受哈爾濱獨有的人文景觀和城市風情,可以到百年建筑索菲亞教堂、防洪紀念塔、馬迭爾賓館、中央大街去看一看?!敝熳郧逶凇段餍型ㄓ崱分羞@樣寫道。
東省鐵路哈爾濱總工廠舊址往東,大概20分鐘的路程,就到了哈爾濱知名的中央大街。
空中俯瞰中央大街街景。顧景坤攝
在中央大街經(jīng)緯街起點的鐵藝拱形門上,掛著“建筑藝術(shù)博物館”的牌匾。整個步行街區(qū)就是一個博物館展區(qū),每一棟建筑都是藝術(shù)品。
這條全長1450米的百年老街上,匯集了歐洲15至19世紀時期西方建筑史中最具影響力的建筑流派——新藝術(shù)運動、巴洛克、古典主義、折衷主義、文藝復興等建筑風格。
在中央大街與端街轉(zhuǎn)角處,一棟磚木結(jié)構(gòu)的百年建筑矗立在鬧市中。這棟名為奧謝金斯基大樓的建筑,始建于1919年。
“這是新藝術(shù)運動風格的建筑,大樓轉(zhuǎn)角樓頂山花處原本矗立一尊希臘女神像,曾是中央大街上唯一樓頂有立體雕塑的建筑?!惫枮I城源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宋興文說。
作家遲子建《煙火漫卷》中,主人公眼中哈爾濱最迷人之處,就是各城區(qū)的老建筑?!八鼈兪巧⒘隧摰慕ㄖ窌?,每一頁都是輝煌?!?/p>
中央大街往東的中東鐵路橋是道里、道外的分界,也是哈爾濱的重要地標。
位于哈爾濱市道里、道外交界的中東鐵路橋。顧景坤攝
1934年的春,蕭紅與朋友們也曾穿過中東鐵路橋向北而行,她在文章中記錄,“松花江在腳下東流,鐵軌在江空發(fā)嘯,滿江面的冰塊,滿天空的白云……看不見綠樹,塞外的春來得這樣遲啊?!?/p>
蕭紅曾在中東鐵路橋上發(fā)出了命運的感慨,而在作家梁曉聲眼中,哈爾濱百年前的“八達”,是有了鐵路,哈爾濱以后的“八達”,或許還是這些鐵路。
順著松花江的流向繼續(xù)往東,會遇到另一條百年老街,也是文人筆下競相描摹的景致,那就是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(qū)。
位于哈爾濱市道外區(qū)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(qū)的建筑。新華社記者 張啟明攝
中華巴洛克的許多建筑,臨街立面造型精美、裝飾華麗,運用西方的巴洛克裝飾手法,臨街立面背后的空間是典型的中國四合院,院落的分布形式各不相同,院落有門洞、天橋、天井,院落之間用木質(zhì)回廊貫穿。
作家阿成筆下《風流倜儻的哈爾濱》曾這樣描寫道外區(qū),“這條街在洋里洋氣的哈爾濱很有一股中國的文化味兒,無論是這的人啊,青磚黑瓦的建筑啊,街道啊,還是吃食,一律是純中國式的。”
透過松光里書店的玻璃窗,夕陽和正在閱讀的人們構(gòu)成了靜謐而美好的畫面,他們在品味文人雅客的激情與靈感,還有墨香四溢的書香“爾濱”。(新華社哈爾濱4月23日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