縣城繁華街心有個“紅色打卡地”|“全國唯一”!
在延壽縣城最繁華的主干路——西公安街上,坐落著一棟極具年代感的舊式青磚瓦平房。它占地千余平方米,不僅鬧中取靜、樸實無華,更散發(fā)著莊嚴肅穆的氣質(zhì)。它就是延壽縣的“精神地標”——松江省史跡陳列館。
今年,喜迎中國共產(chǎn)黨成立100周年,原本就極具人氣的松江省史跡陳列館更火了,成為名副其實的“紅色打卡地”。黨員干部、普通群眾、耄耋老人、垂髫孩童,人們走進陳列館,追憶黨的歷史、緬懷先烈,感悟中國共產(chǎn)黨人的初心和使命。人們說,這里珍藏著中國共產(chǎn)黨人“為人民服務的初心”。
“唯一展館”,銘記那段光輝歷史
時光無跡,歷史有痕。松江省早已退出了歷史舞臺,但在中國共產(chǎn)黨領(lǐng)導下,松江省在新中國成立史和發(fā)展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,留下了永遠不會磨滅的光輝印記和賡續(xù)傳承的紅色基因。
史料記載,松江省是中國共產(chǎn)黨領(lǐng)導下建立的紅色政權(quán)。1945年抗日戰(zhàn)爭勝利后,按中共東北行政委員會指示,松江省民主政府在哈爾濱成立,先后建立了中共松江省黨組織、各級民主政府、松江軍區(qū)。
從那時起,中共松江省委、省政府帶領(lǐng)松江省廣大人民群眾,共克時艱,百折不撓,不畏犧牲,勇于斗爭,抓黨建、建政權(quán)、強軍事、剿匪患、搞土改、支前線、促生產(chǎn),為中國共產(chǎn)黨建立東北鞏固根據(jù)地、解放東北、支援全國解放戰(zhàn)爭和社會主義建設(shè)創(chuàng)立了不朽的歷史功勛。1954年8月1日,松江省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,正式撤銷并入黑龍江省。
追憶松江省的紅色往事,延壽人的心中更有著一份特殊的情感與驕傲。1946年6月,因革命形勢需要,松江省委、省政府部分機關(guān)和人員從哈爾濱轉(zhuǎn)移至延壽縣城。1947年2月,隨著東北民主聯(lián)軍“三下江南”作戰(zhàn)的勝利、戰(zhàn)爭形勢的好轉(zhuǎn),松江省委、省政府遷回哈爾濱市。
“松江省委、省政府駐延壽縣的時間雖短,但很好地完成了領(lǐng)導和指揮全省革命斗爭和發(fā)展建設(shè)任務,更將紅色基因嵌進延壽這座城市的血脈之中?!毖訅劭h人大常委會主任、黨組書記高雪峰介紹,為更好地銘記這段光輝歷史,傳承紅色基因,延壽縣委、縣政府在松江省委、省政府遷延壽期間舊址建設(shè)了這座松江省史跡陳列館。系統(tǒng)全面搜集、整理和展示松江省委、省政府文史資料、影像資料及歷史文物等?!八山∈粉E陳列館也成為全國唯一系統(tǒng)還原和研究松江省委、省政府光輝發(fā)展歷史的紅色展館?!备哐┓逭f。
“一件件展品激勵我們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
讓革命史跡說話,讓紅色歷史鮮活。4月17日,記者走進松江省史跡陳列館,如同穿越了一條時光長廊,置身在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之中。一幅幅地圖,一張張照片,一本本文獻,一件件舊物,都記錄著松江省的歷史,都訴說著松江省過去的故事。
一群來自延壽縣初中的學生圍攏在一個展柜前,吸引他們的是一支舊鋼筆、一本泛黃的筆記本和一個小小的皮箱。
“它們雖舊卻很珍貴,這是曾任松江省委書記的張策爺爺當年使用過的。革命歲月里,這些簡單工作用品伴隨共產(chǎn)黨人完成了一項又一項工作,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,這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……”傾聽著展館講解員的解說,這群少年上了一堂“走心”的愛國主義教育課。
沿著時間的脈絡深入展館,幾幅遒勁有力的題詞展板格外醒目?!斑@題詞蘊含著深切的囑托和期望,當年毛澤東主席在出訪蘇聯(lián)歸國途中,曾在哈爾濱停留近18個小時,在南崗區(qū)頤園街1號,他揮筆為哈爾濱市、松江省委題寫下‘學習’‘奮斗’等寄語……”松江省史跡陳列館館長張海明又一次向參觀者講起了這段往事?!梆^中的808塊展板和474件展品,背后都有值得銘記的故事,它們激勵著我們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?!睆埡C髡f,陳列館講解員們最愛的、每天戴在胸前的徽章,是毛主席題寫的“為人民服務”,這也是松江省委傳承下來的使命。
“回望來時路,更汲取力量奮進新征程”
懷著崇敬的心情,回顧革命歷程,追憶崢嶸歲月,緬懷革命英烈。走出展館,人們都為能有這樣一個觸摸歷史的紅色教育基地而倍感驕傲。
“我和父母就住在展館后面那棟居民小樓里,沒想到,近在咫尺就有這樣一座生動鮮活、富有紀念意義的展館,這讓我既驚喜,更為家鄉(xiāng)自豪?!毖訅劭h第一中學英語教師陳喜英很激動。“回望來時的路,緬懷革命先烈,傳承革命精神”,展館前言中的這一句,她牢牢記在心里,“不僅我要回望這段路,以后我也會帶我的孩子、我的學生來松江省史跡陳列館,學習好黨史,接受好紅色教育?!?/p>
“心中有信仰,腳下才有力量”,這是步入松江史跡陳列館的人們共同的心聲。走進紅色展館,汲取奮進力量,回望來時路,更好地啟航新征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