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未謀面卻“血脈相連”|他們用熱血撐起“有緣人”的另一片天空
有這樣一個微信群,群成員們年齡不同、性別不同,他們里面有醫(yī)生、學生、公務員,也有農(nóng)民、工人、自由職業(yè)者……雖然他們很多人并不相識,可是他們的故事卻被人們熟知。他們從不言愛,可是他們用行動詮釋愛,用熱血給予血液病患者生的希望,挽救他們的生命,拯救他們的家庭。他們有一個相同而響亮的名字——造血干細胞志愿者。
“大愛無疆”是黑龍江造血干細胞志愿者群的名字,在這里183名群成員均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,其中三人兩次捐獻。志愿者們常常把受捐者稱為“有緣人”,他們都與“有緣人”素未謀面,可“血脈相連”的深情成為了彼此永遠的牽掛。
捐獻“元老”“志愿飛行”12次
一滴水給自然以希望,一份愛予生命以橋梁。64歲的徐連森是全省第二例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,也是“大愛無疆”群里的元老?!拔⑿湃撼闪⒅跏荙Q群,僅有的十幾名志愿者在群里交流經(jīng)驗。當智能手機普及,大愛無疆微信群成立了,更多的志愿者加入進來,在群里溝通,并為新加入的志愿者加油鼓勁,為他們普及捐贈的知識,幫助他們順利完成捐贈?!毙爝B森介紹說。
造血干細胞捐獻最適宜的年齡為18~55歲,2005年徐蓮森45歲, “雖然年齡有點大,但符合要求,那咱就捐。”徐連森義無反顧。2010年徐連森由于調(diào)轉(zhuǎn)工作,工作時間可以隨時協(xié)調(diào),此后的時間里,他經(jīng)?!按荨眳⒓邮〖t十字會的志愿服務,為新加入的志愿者普及知識,對志愿者進行回訪,帶著不熟悉流程的志愿者進行體檢……
退休后的徐連森志愿工作更加繁忙了,將造血干細胞志愿者采集的干細胞懸液第一時間送到患者的身邊,成了他的主要工作。只要造血干細胞志愿者定下捐贈的日期,徐連森當天一大早就會拎著行李箱趕到采集點,等采集結(jié)束便第一時間帶著志愿者體溫的造血干細胞懸液趕赴機場,飛奔患者所在的城市。5年多的時間里,他去過廣州、溫州、西安、武漢、鄭州、北京、重慶等地,已有12次“志愿飛行”。每一次飛行,他都要緊緊看管著裝有造血干細胞懸液的運送箱,“運送箱就代表著一條鮮活的生命,我丟了箱子都不能丟。”
徐連森是個“摳門”的人,可他僅僅對自己摳門,寧愿自己花錢都不愿意受捐者多花一分錢?!敖o患者省點是點,他們后期的治療還要花費很多?!睘榱私o患者省錢,每次徐連森的皮箱里都要帶上自制的大面包,“面包就水,省錢又健康?!彼麘蛑o地說。
增重10斤,只為了“他”
半個月前,黑龍江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將即將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張強(化名)拉入“大愛無疆”群中?!皻g迎新同志”“隊伍又壯大了”“村里又進新人了”……群里頓時炸了鍋,歡迎表情包瞬時達到了幾十條?!按蠹艺鏌崆?,好暖心?!辈簧票磉_的張強靦腆地笑著。
24日,經(jīng)過5個多小時,張強順利完成造血干細胞的采集,成為黑龍江省第214例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。雖然略有疲憊,可是看到帶有自己體溫的造血干細胞懸液即將給自己的“有緣人”帶來生的希望,張強露出了欣慰的笑容:“沒想到作為一名普通人,我還能以這樣的方式救人,讓我感到很自豪。”
32歲的張強是七臺河人,19歲時他希望加入中華骨髓庫,可由于當時名額有限并未成功。2019年他開始捐獻血小板,并成功加入了中華骨髓庫,成為一名無償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。張強每個月都要捐獻血小板,幾年下來,捐獻的次數(shù)近50次。
幾年前加入中華骨髓庫的承諾,今年就迎來了兌現(xiàn)的時刻。7月,順利通過體檢后,為了以更好的狀態(tài)進行捐獻,身體偏瘦的張強開始了“強身健體”計劃,每天清晨200個俯臥撐、100個卷腹、100次啞鈴、120個拉力帶,晚上跑5公里,每天吃得很有營養(yǎng),牛肉、魚、蝦,都必不可少,2個多月的時間他增重10斤,達到更好的捐獻標準?!拔疑眢w棒棒的,采集能更順利一些。聽說我的‘有緣人’是個學生,希望他能盡早戰(zhàn)勝病魔,回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身邊,擁抱美好的明天?!?/p>
造血干細胞知曉率增加,庫容量變大
記者采訪中了解到,造血干細胞在近親屬之間的匹配率是1/4左右,沒有血緣關系的匹配率是幾萬至幾十萬分之一。素昧平生的兩個人,將以造血干細胞這種特殊的方式建立聯(lián)系,從此“血脈相連”,這讓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善良,世界的美好。
黑龍江省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介紹,造血干細胞捐獻工作開展已經(jīng)20年的時間,大家對造血干細胞的知曉率越來越高,更多的人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去奉獻愛心,20年間,造血干細胞志愿者庫容量從幾千人增加到11萬人,捐贈成功者從以往每年5例左右,增長到每年30例。這些成功捐贈的志愿者中以20~35歲的男性居多,他們來自社會上的各個行業(yè),他們用愛、用熱血為血液病患者撐起另一片天空。
實習生 杜卓軒 哈爾濱日報記者 楊艷 文/攝/視頻拍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