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年石碑重見天日,重書老道外“創(chuàng)世”記!碑文揭開南方七省名士勇闖哈爾濱歷史
在道外區(qū)靖宇街313號,哈爾濱唯一留存下來的會館——三江閩粵會館正在修復。當施工者一層層刮掉墻面外層,《哈爾濱三江閩粵會館新建議事廳記》的石碑赫然出現(xiàn)。今人首次見到的790字的碑文,揭開了浙江、江蘇、江西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和安徽七省名士勇闖哈爾濱的塵封往事,歷史價值巨大。
“除山東、河北外,這七省也是闖關東到哈爾濱的主力人群,且影響很大?!惫枮I市歷史文化建筑保護傳承課題研究工作組專家宋興文介紹,哈爾濱歷史上共有兩家會館:直隸山東會館和三江閩粵會館,三江閩粵會館是哈爾濱唯一留存下來的會館。
宋興文早年在外文資料上翻拍到一份《三江閩粵會館章程》,明確會館人員構成除浙江、江蘇、江西、福建、廣東外,還包括廣西、安徽。會館是這七省來哈爾濱發(fā)展的同鄉(xiāng)聯(lián)絡情誼、發(fā)展實業(yè)、教育、慈善事業(yè)等的基地。
華人勇闖新商埠,人才匯聚哈爾濱
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(qū)三期改造項目中,發(fā)現(xiàn)了封于墻里的石碑。有人猜測,這也可能是當年為了保護這塊石碑而為。這個落款為1923年6月的石碑,百年后重見天日。再現(xiàn)了在中西合璧的哈爾濱,華人激增的老道外一段“創(chuàng)世”記。
為什么三江閩粵會館是哈爾濱歷史上唯二的會館?宋興文介紹,百年前,到哈爾濱出任官員的浙江、江蘇人比較多。比如首任哈爾濱關道道員杜學瀛、第三任道員施肇基。他們都是在哈爾濱地方史上具有重要影響的人物。
《哈爾濱三江閩粵會館新建議事廳記》碑文開篇:“哈爾濱據(jù)松花江南岸,本荒瘠之地,自前清光緒年間中東鐵路成設廳治理,辟為商埠遂為歐亞交通中心點?!?/p>
據(jù)史料:1903年,中東鐵路全線開通,哈爾濱成為商貿(mào)中心。就像當時中國其他新興的商貿(mào)城市一樣,哈爾濱存在二元管理模式,俄人管理的道里和清政府設治的道外。
1906年,清政府正式添設哈爾濱關道,浙江人杜學瀛是首任道員。第二任道員外交家施肇基,祖籍江蘇。二人在與俄國交涉,維護國家主權方面出力尤多。
來哈爾濱居住的七省人士越來越多。碑文記載:“自是吾之三江閩粵來居政軍警學工商者日多,比年以來不下千余人?!?/p>
據(jù)史料:“1911年初哈爾濱人口激增,達到12萬余人。”當時哈爾濱華洋雜居,來自南方七省的人群在華人中占比也很大。
建文廟辦報紙,各界名人義士留名
碑文記錄了會館“常委會”的構成、議事廳建設原委等。前后提及約25個人名。而這些人多是在哈爾濱歷史或中國歷史上發(fā)揮影響力的名人義士。
碑文提及“全體大會選舉職員十七人,由職員選舉李君蘭舟,諸君汾伯為正副會長?!睍L李蘭舟,即李家鏊,也是哈爾濱史上的重要人物。他祖籍上海,1911年任哈爾濱鐵路交涉局總辦,1914年,任濱江道道尹。
會館議事廳建于1919年,1923年落成,具有古典主義特征的折中主義建筑。碑文寫明其設計者是“蘇州陸士基”。他畢業(yè)于上海同濟大學土木科,1926年,主持設計哈爾濱文廟。而在陸士基此前的資料中,并沒有提及到三江閩粵會館的內(nèi)容。與其他一些提及的人名一樣,這一石碑的發(fā)現(xiàn)都可補充這些近現(xiàn)代人物的研究資料。
↑議事廳和會館規(guī)劃圖
碑文上很多人名背后都有一段“歷史風云”,如“吳君椒甫”。1910年哈爾濱發(fā)生鼠疫,三江閩粵會館是濱江防疫會成員,吳椒甫任副會長;給會館籌集獎金的“陸君勤之”,是江蘇望族,在全國捐贈、興辦多所學府;“已故陳君純?nèi)纭?,則為江西籍烈士;“葉君元宰”,廣東人,1921年在道外十五道街創(chuàng)辦《東三省商報》,是哈爾濱現(xiàn)代民辦報業(yè)的一支重要力量,它的副刊《讀者俱樂部》《逍遙津》也集結了很多進步文學青年。
落款“江蘇太倉毛祖模撰、金山陳陶怡篆額并書”。毛祖模1902年曾被推舉為上海商業(yè)會議公所副總理,1918年在哈爾濱任濱江關監(jiān)督。陳陶怡,則為中國近代革命先驅,曾任江蘇省省長。
↑正在修復的336平方米的議事廳
南方青年定居冰城,百年會館記錄傳奇
碑文中記錄了會館運營的資金來源:“首從增加房租入手。歲逾數(shù)倍?!?/p>
宋興文介紹,議事廳旁邊的二層樓是三江閩粵會館的產(chǎn)業(yè),出租后用于會館日常開銷。在1920年的《遠東報》上曾刊登過這里的招租廣告。這座樓里曾有著名的“廣生行”,這個始于廣東的化妝品商行,1915年在老道外開設分行。其品牌雙妺牌至今在售。
會館還居住過一位很重要的人物:任白鷗。他來自廣東,1930年夏畢業(yè)于哈爾濱醫(yī)科專門學校,任職于傅家甸診療所兒科醫(yī)師。極為擅長音樂,發(fā)起成立“白鷗弦組”,并在馬迭爾影院舉辦專場。他思想進步,與金劍嘯等為好友。1935年哈爾濱口琴社成立后,被聘為西樂顧問,參與演出活動。解放后,一直從醫(yī),1978年病逝于哈爾濱。
↑正在修復的336平方米的議事廳
101年前,毛祖模在碑文上寫道:“一年積一緡不十年集成巨款,一年成一事不十年匯為大觀”,他只是感慨“迄今未及四年而議事廳成矣”。然而,101年后,石碑再現(xiàn),江蘇、浙江、廣東等七省的各界人士在哈爾濱創(chuàng)業(yè)立業(yè)、生根發(fā)芽,已成就了一段特殊的歷史和中西合璧的哈爾濱。眼下的哈爾濱又以特殊的城市底蘊吸引著更多各地青年,在此繼續(xù)書寫傳奇。
哈爾濱日報記者 鞠紅梅 文/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