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藏、青藏公路通車70載:舌尖“兩路”品味蕾交融
在青藏高原的晨曦中,一輛輛滿載食材的貨車緩緩駛過青藏、川藏公路。四川火鍋底料、陜西羊肉泡饃配料等進入西藏腹地;酥油茶、青稞酒等當(dāng)?shù)靥厣称罚贿\往海內(nèi)外。
經(jīng)歷70年風(fēng)霜雨雪,這兩條承擔(dān)進出藏重任的“天路”見證了時代變遷。沿途美食如同散落高原的“珍珠”,串聯(lián)起青藏、川藏公路的舌尖記憶,隨車輪滾動而傳播。
芒康加加面:越吃越多,“加”出趣味
金沙江、瀾滄江在西藏東南部的縣城芒康奔騰并流,川、滇、藏三省區(qū)在此交界。冬夜入云的雪峰下,加加面的香味與游客催促“加面”的呼聲相映成趣。
加加面多用蕎麥做成,每碗僅有五六根面,一口就能吃完。面中配以當(dāng)?shù)夭叵阖i肉臊子,輔之蔥花等佐料,鮮香可口。通常不待客人食畢,主人便如數(shù)加面,如此往復(fù),這一美食也因此被形象稱為“加加面”。
近日,芒康當(dāng)?shù)鼐用窆楷斀榻B,她從小隨父母在街邊支攤售面,交通條件的改善讓加加面愈加知名。她抓住機遇開起農(nóng)家院,通過石子計數(shù)、舉辦吃面大賽等方式增加吃面趣味性,日均賣面上千碗。如今,這碗面“越加越多”為她“加”出了幸福生活。
12月20日,西藏芒康,果拉卓瑪(左)在為食客盛加加面。中新社記者 薛蒂 攝
巴塘團結(jié)包子:別樣情義,滿屜開花
位于四川甘孜的巴塘縣曾是茶馬古道川藏道的必經(jīng)之地,晉陜客商從此進藏,促進了面食融入當(dāng)?shù)夭妥馈3休d著別樣情義的團結(jié)包子曾叫“蒸肉”,在物資匱乏的年代,是巴塘人逢年過節(jié)、宴請賓客的佳肴。
20世紀(jì)50年代,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藏受到熱烈歡迎,當(dāng)?shù)厝俗园l(fā)做包子迎接。為了讓戰(zhàn)士們吃飽,巴塘人按進食人數(shù)定包子大小,每個蒸籠僅放一個大包子,“團結(jié)包子”由此得名。
將藏香豬、排骨、五花肉、土豆切塊做成餡料,不到一個小時,冒著騰騰熱氣、散著濃濃香味的團結(jié)包子被端上餐桌。在巴塘經(jīng)營傳統(tǒng)藏餐館多年,47歲的曲珍看到各地食客因團結(jié)包子圍坐,成就感無以言表:“一口包子一口酥油茶,餐桌讓味蕾享受,也是文化交流的橋梁?!?/p>
12月22日,四川巴塘,曲珍正在制作“每籠一個,滿屜開花”的團結(jié)包子。中新社記者 薛蒂 攝
拉薩新藏式餐廳:味蕾交融,美美與共
肉質(zhì)鮮嫩的高原牦牛肉被炭火烤至表面金黃、油汁溢出,輔以外焦里糯的高原土豆、撒上蔥花和蒜末增香,用面皮蓋上“被子”,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牦牛肉蓋被便完成了。將其切塊并蘸上川味辣椒,一口下去,綿密與脆爽在舌尖混合,蔥蒜與辣椒唇齒留香。
海外留學(xué)歸來,“90后”藏族青年尼瑪羅布不斷探索藏式餐食與多元菜系的可能,成立了自己的新藏式餐飲品牌。餐廳廚房中,有三代做傳統(tǒng)藏餐的拉薩廚師,也有曾在海外米其林餐廳工作過的廚房總監(jiān),燈影牦牛肉絲、青稞醋腌虎皮燒椒、宮保牦牛骰子……一道道融合多地烹飪特色的菜品備受歡迎,餐廳開業(yè)僅一年就接待了3.8萬人次海內(nèi)外食客。
“藏式餐食能與各菜系融合,有無限可能?!蹦岈斄_布稱自己是“兩路”受益者。在一次次選材和交流中,他探尋了解各地餐飲文化,激發(fā)創(chuàng)新靈感。
圖為在西藏拉薩的新藏式餐廳中的燈影牦牛肉絲。王利文 攝
隨著交通條件改善,青藏高原餐飲不斷發(fā)展并日益多元化。在西藏自治區(qū)烹飪餐飲飯店業(yè)協(xié)會會長褚立群看來,“兩路”沿線,甜茶藏面館、牦牛肉火鍋、加加面、魯朗石鍋雞等特色美食走紅,川菜、西北面食門店呈井噴式增長,新藏式餐廳、西餐廳屢見?!耙环叫〔妥缼友鼐€經(jīng)濟發(fā)展,也吃出越來越濃的歷史味、民族味與創(chuàng)新味?!?/p>
作者 王利文 趙朗 李江寧 江飛波